• 孩子流感热退后小腿痛,是病毒性心肌炎征兆吗?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1-24 14:23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    有抖音流量急诊医生煞有其事的说,孩子热退后有小腿痛症状,要小心,一定要去检查一下,这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征兆。

    医生还声情并茂的举例,并郑重提醒,会要命,他们医院儿科医生的孩子就是死亡了!

    评论区也有不少孩子爸妈附和,感谢大V提醒,查了肌酸激酶,很高,“果然心肌炎”。还有一堆父母在纠结,要不要去查查。

    实话说,刚看完视频,夜鹰有点惶恐,居然不知道还有这种事。

    既然没见过,咱就去查了UPTODATE,其实这种情况,并非病毒性心肌炎,而是病毒感染性肌炎,又称良性急性儿童期肌炎!

    少了一个“心”,差别大了去了。

    摘录了一段,如下。

    良性急性儿童期肌炎(BACM)是急性病毒感染伴随的自限性病症,主要在流感流行季发生于儿童。

    有明显的疼痛和压痛,通常局限于小腿。据报道,该病最常发生在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时。

    它常见于流感流行期,包括2007-2008年德国乙流暴发和2009-2010年全球甲流(H1N1)暴发。

    其发生在急性疾病消退时,通常在发热、咳嗽和鼻卡他这些主诉症状消退后24-48小时。

    由于疼痛或真正的肌无力,患儿常拒绝或难以行走。踝关节呈跖屈位,患者会因疼痛而抗拒尝试背屈踝关节。

    肌酶可升高至正常值的20-30倍。

    横纹肌溶解罕见,一篇综述显示,在316例儿童期肌炎病例中,发生率仅为3%。

    症状期肌肉活检显示肌肉坏死和肌纤维再生,伴多形核白细胞或单个核白细胞轻度浸润。临床完全恢复通常需要3-10日,肌酶可在3周内降至正常水平。

    一项回顾性研究通过65例BACM患者发现,中位年龄为6.6岁,66%为男性。

    最常见的症状为双侧小腿疼痛(100%)、拒绝走路(94%)和弥漫性无力(87%)。

    肌酸激酶中位值为1827U/L(四分位间距915-2462U/L),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为7日。

    很难想象有些医生,顶着这么巨大流量,张口就来,似是而非,真真假假,自己信了,也带偏了很多人。

    我仿佛看到儿科门诊一堆要求查心肌酶的父母,看到增高的肌酸激酶要求儿科医生给吊瓶,要住院,同时随时关注大V抖音,等待下一步指示。

    唉!
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